你的位置 企業(yè)咨訊專訪巴塞爾藝術展全球總監(jiān),每年讓價值30億美元藝術品在全球流動
熱門出售信息
2018年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chǎn)業(yè)博覽交易會
2018年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冬季工藝美術精品展
求購一臺立式轉盤機,雙工位,150噸到160噸,最好是日本品牌,年份新點5年內(nèi)。 求購5年內(nèi)60噸電動沖壓機一臺,急,
2017第66屆秋季全國五金商品交易會
2017中國國際五金展
熱門求購信息
文章標題:
文章內(nèi)容
專訪巴塞爾藝術展全球總監(jiān),每年讓價值30億美元藝術品在全球流動
錢夢妮
2018年3月31日,第六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Art?。拢幔螅澹臁。龋耍┞淠?,在為期五天的展會里,248家畫廊參展,總共吸引了8萬人次,與去年持平。
作為全球最大規(guī)模的藝術展會品牌,巴塞爾藝術展每年會在三個城市舉辦。美國邁阿密海灘展會在12月舉行,去年的第16屆有268家畫廊參展,8.2萬人次參觀;瑞士巴塞爾在6月舉行,去年已經(jīng)是第48屆,有291家參展畫廊、參觀人次達9.5萬。
在過去一年的三場展會之中,累積25.7萬的參觀人次中,肯定有大量重疊的參觀者。也就是說,同一個人,不管是藏家,還是藝術愛好者、藝術從業(yè)者,可能會在每一個地方的展會里多次進出,參觀三處的展會。而在累積807家參展畫廊之中,也必然有相當大比例是兩、三地都參加的同一家畫廊。
然而不管怎樣,這都充分說明,巴塞爾藝術展在藝術品一級市場上所占據(jù)的龐大規(guī)模。據(jù)公開報道,每年運到巴塞爾展會現(xiàn)場的藝術品全部價值約為30億美元,邁阿密海灘展會一度在短短幾天內(nèi)就為當?shù)胤諛I(yè)增加了近5億美元的消費額。
早在幾年前,老牌藝術雜志Art Review就把巴塞爾藝術展全球總監(jiān)馬克·斯皮格勒(Marc?。樱穑椋澹纾欤澹颍┝羞M了藝術影響力百人榜,2017年他的排名是第24位。
這位1968年生于芝加哥的法裔美國人,在2012年被委任以全球總監(jiān)之前,有長達十年左右的時間是一名藝術記者和專欄作家,曾為多家媒體撰稿。在本屆香港展會期間,第一財經(jīng)專訪斯皮格勒,請他從全球巴塞爾藝術展會的角度來談談香港和亞洲的地位,以及藝術品交易在社交網(wǎng)絡時代的新表現(xiàn)。
社交網(wǎng)絡開始在藝術市場扮演重要角色
第一財經(jīng):有人認為,過去十年來藝術界最大的變化,首先是社交網(wǎng)絡,其次是藝博會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爆發(fā)出現(xiàn),第三是中國市場迅速崛起。你怎么認為?
斯皮格勒:中國所在的亞洲市場現(xiàn)在顯然要比以往都更為強勁,也更加國際化。香港和大陸在里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ヂ?lián)網(wǎng)的普及也起到了極大的影響作用,它讓普通人都可以更迅速方便地獲取信息、查閱專業(yè)知識,同時也有助于在藝術品交易之中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第一財經(jīng):藝術媒體Artnet在對你的采訪中,把巴塞爾藝術展會比喻為Facebook,都是用戶展示自己的平臺、具有匯聚效應??墒巧缃痪W(wǎng)絡遠沒有藝博會本身的歷史久遠。兩者是否有本質的區(qū)別?彼此之間的共同點又在哪里?
斯皮格勒:其實這兩者完全是兩回事。一個有著20億用戶的超級社交網(wǎng)絡,一個是全年三場累積才達25萬人次的藝術展會。盡管在藝術領域里,巴塞爾藝術展已經(jīng)是規(guī)模最大的組織,但是畢竟我們的工作重點是把各種各樣的藝術作品實體、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群在現(xiàn)場聯(lián)系在一起。
雖然兩者都有點平臺的性質,但是Facebook是人人都可以去開賬戶,而巴塞爾藝術展則需要經(jīng)過層層篩選,不是所有畫廊想去就去的,除此之外當然還有VIP嘉賓們。所以這是兩個運轉理念完全不同的平臺,前者是以受歡迎程度來決定曝光率,后者則是有著嚴格的策展和規(guī)劃。展會組織方有責任最大可能地協(xié)助畫廊,動用我們在全世界各地的資源和影響力共同取得好成績。
對于藝術市場來說,社交網(wǎng)絡的確開始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很多在香港的畫廊紛紛開設了微信公眾號,向大陸地區(qū)的客戶推廣自己的展位和作品。Instagram的確有助于傳播圖片和信息,盡管有些作品特別適合在這上面?zhèn)鞑?,這也并不意味著藝術家就都會為了傳播而創(chuàng)作。畢竟在社交網(wǎng)絡上既有好作品也有壞作品,人們也需要去利用不同平臺去尋找和分辨不同種類的好與壞,其實,Instagram、Art?。拢幔螅澹臁㈦p年展、畫廊都是不同的平臺,各有所長。
中國內(nèi)地藏家非常國際化
第一財經(jīng):巴塞爾展會在世界三個城市連續(xù)舉辦,許多國際大畫廊也在世界各地開設分館,看起來很像是跨國公司或世界連鎖品牌。這樣擴大規(guī)模的優(yōu)勢在哪里,遇到的問題有哪些?
斯皮格勒:我們并不是跨國公司,就是在瑞士的展會公司。當然,我們的規(guī)模非常國際化。這樣做的好處是,香港的參觀者會因此而被吸引去邁阿密和巴塞爾兩地,而到了香港,同樣也會遇到很多曾經(jīng)在另外兩地常常見到的藏家。
挑戰(zhàn)之處可能在于,我們需要時不時問自己,是不是想要把三地的展會都做成一樣的?有時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在哪里都希望有高質量的展墻、有分量的活動;有時候答案是否定的。比如一方面我想要和大眾產(chǎn)生更多的對話,組織活動向他們普及藝術知識;另一方面又會發(fā)現(xiàn)某些對話的內(nèi)容過于專業(yè),會讓當?shù)孛癖姰a(chǎn)生心理排斥。所以總的來說,我們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如何把一個國際化的展會同時做的具有地方特色。
第一財經(jīng):香港展會今年是第六年,基本上在過去五年間,它帶動起整個亞洲地區(qū)對世界頂級藝博會的認知。首先,上海有了更多的本土藝博會,其次東南亞地區(qū)也出現(xiàn)更多雙年展和藝博會。它們會對你們形成挑戰(zhàn)嗎?
斯皮格勒:這說明我們在亞洲地區(qū)樹立了某種交易的模式。那些新興的藝博會完全不會對我們形成威脅或挑戰(zhàn),就好像我們在瑞士巴塞爾,也有許多歐洲的藝博會在同時舉行。
第一財經(jīng):你在采訪中提到過,亞洲藏家和畫廊很快就從香港去到巴塞爾和邁阿密,這意味著什么?香港相比其他兩個城市,近年有怎樣的變化和戰(zhàn)略調(diào)整?
斯皮格勒:很多亞洲的藏家首先意識到,可以離開自己的國家,去附近城市的藝術展會看看,進而發(fā)現(xiàn)在巴塞爾展會這個平臺里可以一次性高效地認識很多新畫廊和新藝術家。于是,他們很自然地就會從香港轉到巴塞爾,再去邁阿密。這一部分的藏家里,很大一部分都來自中國內(nèi)地,比如木木美術館,他們的收藏非常國際化。
從銷售方面看,香港巴塞爾完全沒有任何問題,資本環(huán)境相當好。香港是一個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商業(yè)大都市,特別適合做生意。
第一財經(jīng):藝博會在世界范圍內(nèi)爆炸性擴張,雙年展、美術館也都十分活躍,這是一種錯覺還是現(xiàn)實,真的有這么多藝術家創(chuàng)作了這么多作品嗎?真的有這么多買家需要大量購買藝術品嗎?你是怎樣看待整個全球藝術界的?
斯皮格勒:我不知道,畢竟在香港就真的見證了這么多交易。你可以這樣想,世界上現(xiàn)在有著比以往更多的人擁有財富,他們的財富足以購買藝術品,但真正涉足這個領域的還是極少數(shù)。所以這是真的。
十幾年在這行,我覺得越來越有趣了,因為藝術不再是停留在西方狹窄的領域里,而是真正全世界共同參與的事情。我熱愛藝術。
來源:一財網(wǎng)